3月28日下午,我院特聘教授、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郭栋研究员来我院做题为《Willingness to Pay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s:Evidence from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urvey in China》的专题讲座,我院青年教师曹孜,纪鸿超及硕士研究生认真聆听并学习讲座内容。
郭栋研究员从该课题的学术背景出发,在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威胁到生态系统、生物多样性、以及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,介绍了当前的现有文献,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,“有多少人对环境质量,空气质量,水质量及维持生物多样性负有支付意愿?”并详细讲解了调研数据来源——基于哥伦比亚大学与我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数据,其中空气质量指标数据来自河南郑州、平顶山、驻马店三个城市共16个检测站。分析模型采用二值选择模型,经过研究得出相关结论:年龄对环境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,年轻人支付意愿比较高;男性比女性支付意愿更高,其结果是正向且显著的;本科学历以上比初高中支付意愿高出一倍;有车的支付意愿比没车的支付意愿更高,可能是对环境质量进行一定的支付补偿;对可持续发展认知越高的支付意愿越强。然后进行了三个稳健性检验:一是控制天气因素,二是控制调研小组,三是空气质量指标(AQI)采用距选择数据点3公里之内的检测站。最后,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政策建议:政府应该通过征收拥堵费,环境税等增加政府支出来降低消费者剩余从而提高环境质量;通过公共信息,网上教育平台,社会媒体宣传增强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。
此次讲座深入浅出,会后,郭栋研究员与我院师生就该主题讲座进行了交流和探讨,与会师生受益匪浅,对空气质量与支付意愿,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,受到很大启发。